返回列表 发帖
美媒:朱令案折射正义与民意 人们有权相信杀人犯被包庇 

   在经过长达19年时间的湮灭、骤起的多次循环之后,朱令案又一次呈现在中国人的面前。其诱导的因素是复旦大学黄洋的投毒案,而表现的形式却更加极端:在白宫官方网站上的请愿。目标就是要求美国驱逐朱令案长期以为最大的嫌疑人孙维(后改名为孙释颜)。
  在短短的几天之内,额定白宫需要回应的签名人数10万人已经大大超越了。至于白宫如何回应,只需待时日便可清晰。这是一桩发生在中国、完全关涉到中国公民的刑事案件,在中国却看不到通过正常司法途径追查真凶的可能,而把希望寄托在美国政府身上,这多少是现代国际社会的一个黑色幽默。
  这封刊登在白宫请愿网站We The People上的请愿信要求美国政府调查并遣返孙维,对于向白宫请愿抱有期待者恐怕终归要归于失望。其一是白宫人员对此网站上名目繁多的各种请愿显然难以一一及时回应;其二,在“参与条件”中,网站已经明确声明对于某些涉及交易、执法、司法或者在地方法庭或联邦机构管辖之内的类似案例,白宫可能会拒绝发言以避免“呈现不适当的影响”。在该网站上可以看到,多数的回复都是针对国内的事务。
  当然,对于智商只剩下六七岁小孩那么多的朱令来说,这一切殊无意义;而对于其年逾70高龄的父母来说,这实在没有什么可幽默的。深谙中国社会规则的他们选择了沉默乃至无视,表示“不知道”,“不参加也不支持”(《解放日报》,5月7日)。同样深谙中国社会规则的网友和请愿者们也谅解和理解他们的举动。
  请愿行动出来之后知识界立即惯性地发生了分裂。一方面理性地认为应当“无罪推定”,在没有实质证据指证孙维之前,不能认定孙维就是凶手;另一方面指出的是,当目前所有的证据与逻辑推论都指向孙维的时候,就应当让孙维承担相应的责任。
  不过,好在双方都有着其十分符合法律与理性的一方面:“无罪推定”的一方认为疑点重重,应当公开当年审讯孙维的记录;而“有罪推定”的一方,也只是要求重审此案,而孙维嫌疑最大。
  这个案件在经过19年的重重迷障,证据材料供词叠加再叠加之后,已然变成了一个极其庞杂而诡谲的案子。证据已经消失殆尽,而当事人鸟兽散去,再拖上若干年,即便真有知情人吐露真相,怕也已经没有实质证据给凶手定罪。这恐怕是凶手暗中期盼的结果,而民众最为恐惧的景象吧。于是此案沉冤铸就,而正义湮灭。
  在中国,所谓“民意杀人”已然不是第一回发生,而其中不乏真意。90年代时张金柱因民愤过大被杀,而几年前药家鑫同样因为民意汹汹而处以极刑。在中国就是有着这样一个双重的法律恐惧:一方面在公权的庇佑之下,司法不足,许多案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而另一方面民意干涉导致司法过度,罪不至死在民意暴力之下变成死案。
  正义需要的是不多也不少。民意干涉司法,并不比公权干涉司法光彩多少。冤假错案在哪里都不会缺乏,但是公然以民意替代司法的独立性,其实与石刑没有什么差别。
  但这样的论断,却不能推导到朱令案上面,因为还不到那个地步。一个拥有法律的社会的基本常识是:当一件类似以铊来毒杀少女的案子发生的时候,证据应当得以保存,嫌疑人应当得以锁定,审讯应当得以质询,而其后的法律程序应当得以启动。在以上的种种都没有得到实施的时候,这一切都莫名其妙地消失了,淹没了。所有的当事人风流云散,惟留下受害人独自承受无尽岁月的摧残。
  人们常常拿辛普森案来指责美国司法的不公正。但是辛普森被调查了,证据被呈堂了,他站在法庭里受审了,陪审员投票了。一切程序都已然呈现与施行,但并没能把辛普森入罪。这是人类社会不完美,或者说正义不完美的一种表现。因为人们无从发明一种完美的制度和手段,能够既完美地执行正义,又防止那些寻找漏洞的“罪人”们脱逃。但是其中的涵义在于:人们在努力地追寻正义。未能执行的正义,也是正义。
  正如此前所言,朱令案的疑点如此之多,漏洞如此之大,而凶手所遗留的破绽如此之普遍,其行凶与掩盖罪证的手段如此之业余,在我们这些没有任何刑侦经验的普通民众看来,不能破案的确难以理解。
  北京公安局的官方微博“平安北京”5月8日发布了一个官方回应,其中宣称“碍于证据灭失等客观因素,最终无法侦破”。好吧,在那么多网友与热心人的协助之下,10多年也无实质证据钉死孙维,我当然也不想去冒充福尔摩斯。那么,还有一个问题是:朱令父母经年累月所提出的,要求公开当年的审讯以及其它侦查记录,是什么原因未能实现?
  民意与正义并不相等,但是民意有其合理性。正义也许并不能够得到实施,但是只有当法律的程序得以施行,警方所掌握的材料,审讯的记录得以公开,民意的扰攘才能得以平息,而正义的呼吸才能得以伸张。
  和许多人一样,我并不想加入“公共审判”孙维的行列,她没有必要自证清白,也完全可以不再接受警方的调查。但是,一再高调自称清白的她,在受到包括贝志诚、朱令父母的长久公开指控之后,选择的却是沉默而不是以法律方式来反击,却颇令人费解。
  用白宫请愿的方式并不能最终解决朱令悬案,但对于中国的司法正义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当中国的司法不能够响应这个民意的时候,当孙维仍旧以惟一嫌疑人的身份游悬海外的时候,当没有人站在法庭上接受审判的时候,人们有权相信,有关部门包庇了一个杀人犯。
  作者连清川是IBTimes 总编辑。
既然是中毒就肯定是有人下毒了。看了几篇文得到的结论是大家对下毒是没有疑义了。就是谁下的毒,为什么找不到凶手有不同的见解。
个人认为当时可以找到的,1992年人还是比现在简单,只要公安查案还是可以查出的吧。
而且是两次中毒。
看到朱令这样,心里真是难受。怎么有人这么坏,要造报应的。
现在要查太难了,社会风气这么差,跟92年不能够比。当时都有人控制真相,现在更不可能发现真相了。
鲜花鸡蛋赠送记录

回复 93# shiershao


    有同感。太过分了。天下还有讲理的地方吗
回复 122# yinyinw2010

有人投毒是毫无疑问的,警方也早就认定并立案了。
铊有毒,一般人无法接触。从分析看,朱令是被人两次投毒,第二次剂量太大,全身8次大换血之后还有大量毒素滞留体内。
80、90年代,普通民众的生活简单,人际关系也不复杂,这类校园投毒案很容易都能锁定嫌犯。
不过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只要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政治因素能随意干涉司法,中国没有成为真正的法治社会,特权阶级永远可以为所欲为。
以后的孩子还敢让他们住读吗,有谁能肯定孩子身边没有变态。孩子太过优异也很可怕,因为嫉妒他们的人有很多。也不敢让他们结交官二代,官二代红二代什么的杀人不犯法啊。
鲜花鸡蛋赠送记录

人在做,天在看!19年过去了,凶手依然逍遥法外,难道凶手最后只能靠天罚,或者只能指望凶手背后的势力得罪更有背景权力的人
鲜花鸡蛋赠送记录

向这些仍在坚持正义的人致敬
现实就是这么的残酷,真难过对此!
关键气人的是,你做了一次就好了,为什么还要做第二次!这才是最残忍的,要么你干脆的让她死了也比这样看着半死不活的让人伤心,你说以后她父母若是不在了,她该怎么办!真的够了吧!
人在做天在看,你小心晚上有人敲你门!
鲜花鸡蛋赠送记录

和朋友们谈起这事,都觉得当时情况很简单,在学校中毒的,活动范围那么小,还是比较容易锁定目标的。问题是在哪,大家都明白。太恶毒了。想到那样一个女孩,辛苦的读书终于可以展翅了,却得到这样一个下场。给我的 震撼太大了。
这么多人关注这件事,一方面是出于本身的良知和道义,另一方面是看到一朵美丽的花朵过早陨落,更关键的是在这个事件中由于政治权力干预使得司法公正和正义的缺失。
鲜花鸡蛋赠送记录

害怕的很,普通人的命真是像蚂蚁一样不值钱。
终于知道为什么千百年来老百姓喜欢求神问卜-----当你在现实中找不到答案和力量时,这似乎已是唯一的一份寄托
没有永远的永远是多远
鲜花鸡蛋赠送记录

之前看到有关朱令案件的节目,说这次朱令案再次被提起后,帮助朱令收到的募捐多了很多,
加上这次律师团的组建,希望有好的结果吧。

1.jpg
本帖最后由 cylt 于 2013-5-13 10:42 编辑

1.jpg

朱令母亲
【朱令母亲:最大心愿帮令令找个条件好点的医院】19年了,朱令的健康滑落低谷,两次气管切开手术后,她最怕呛进食物和水,一呛就是肺炎,每次肺炎,都是与死神的搏斗。如今,朱妈妈最大的心愿,就是在北京或上海找家好点的医院,一个不会交叉感染的病房,然后专家会诊,帮朱令解决肺功能问题。


这位母亲今天已经72岁了,已是白发苍苍。这样的年纪,一般人都是儿孙满堂,颐养天年了。
在介绍朱令的相关报道中,她曾说过,如果有来生,她不会再要孩子。
怕自己和朱令父亲去世后,朱令不能得到妥善的照顾,
说过想带朱令一起走这样看似有些偏激的话。
处在她这样的境地说这样的话,我觉得完全能够理解。
有些人自诩尊重生命、人权,
若是处在朱令母亲的位置,恐怕一年都坚持不了吧,
朱令母亲在大女儿不幸遇难,小女儿朱令被人投毒致残后,19年来却是一直和老伴坚持亲自照顾着朱令。
要照顾因铊中毒百分之一百全身伤残,智力只有六岁左右的病人有多辛苦不用说了吧,
我很佩服这位母亲,坚强勇敢。
母爱是最无私,最伟大的。
本帖最后由 cylt 于 2013-5-13 11:05 编辑

这是朱令父亲吴承之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
朱令的家庭,应该算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
在北京,比起普通民众来说,肯定人脉要广一些,
但远远算不上是有深厚的背景。
不过,正是因为有一定的渠道,才使得他们得到一些内部信息,
确信并多年来坚持认为孙维就是凶手。

有人攻击说受害者家庭怎么显赫,
奇怪了,有背景的家庭怎么这么多年连真凶都找不到,
要找替罪羊的话也不必找一个出身显赫家庭的人啊

1.jpg

2.jpg

3.jpg

4.jpg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