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离失所,困苦不堪的罗兴亚人,为何得不到缅甸人的同情!
流离失所,困苦不堪的罗兴亚人,为何得不到中国人的同情!
2017-11-28 09:08
缅甸,一个面积67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却有着超过135个民族,还不包括不被承认的罗兴亚人,也就说缅甸的民族数量确实非常之多。然而对于缅甸来说,多民族只能说是国家的现实,而不是国家的幸运。因为缅甸国内民族矛盾很多也很严重,割据一方的分裂武装也非常之多,至少有二十余支。其中一股力量属于罗兴亚人,也就是最近国际上炒的比较热的罗兴亚问题。很显然,缅甸主体民族佛教徒人多势众,受欺负的一方似乎铁定是“罗兴亚人”,可是中国人绝大多数不同情罗兴亚人,甚至于“幸灾乐祸”,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 罗兴亚人属于“恶意移民”符合以下条件的全部或者大多数,就属于恶意移民。1.以比较明确的掠夺原住居民的生存资源为目的,进入一个国家,2.不尊重主体居民的风俗习惯、法律秩序,总是以封闭性很强的小团体存在,3.与其他居民关系紧张,甚至于犯下过严重的种族民族仇杀的罪行。显然,罗兴亚人就属于“恶意移民”。
罗兴亚人主要居住在缅甸的若开邦,若开邦与穆si林国度孟加拉紧邻,罗兴亚人主要是孟加拉人的后裔,也属于穆si林,而缅甸绝大多数人和若开邦原本的居民若开人则属于佛教徒。1826年,第一次英缅战争,缅甸战败,被迫将若开邦割让给英属印度。英国人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同时钳制缅甸主体居民佛教徒,故意从孟加拉大量移民穆si林到缅甸若开邦,大量掠夺原住居民的土地,并将他们赶出家园,这些人构成了罗兴亚人的主体。当时的英国驻缅甸若开邦移民官司马特(R.B.Smart)记录道:“阿拉干人正在被来自西边吉大港(现孟加拉国靠近缅甸的港口城市)的移民挤出他们的原住地,不得不向东部迁徙”。
当罗兴亚人在缅甸站住脚以后,他们首要的目标根本不是与缅甸人和平相处,而是处心积虑的分裂脱离缅甸,加入东巴基si坦(现今的孟加拉国)。二战时期,为了阻断日军通过缅甸若开邦向印度推进,英军成立了一支全部由孟加拉穆si林组成的部队——孟加拉V支队。但是,当英国人撤进印度之后,这支武装起来的队伍主要精力并不是抗击日军,而是成了驱赶佛教徒的利器。根据缅甸人和英国人的记录,数百个村庄被V支队烧毁,超过10万名佛教徒被杀害,仅边境小镇磨豆(Maungdaw)就杀掉了3万多佛教徒。说到V支队欠下的血债,若开邦人甚至用上了“种族清洗”这样的词。
所以,罗兴亚人对于缅甸来说,属于“恶意移民”,其出现在缅甸的性质和作用,更接近与日本侵华期间向东北和台湾派出的“垦殖团”,只不过是由英印当局鼓励和纵容的而已。
二 缅甸罗兴亚问题的主要责任方都是非正义方!
缅甸独立后,吴努政府 (1948 - 1962) 时期曾经试图以较缓和的方式解决若开邦穆si林群体的问题。但是,缅甸国内主体民族缅族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试图将整个缅甸国家缅族化,政府为此出台了很多强化主体民族的政策,比如推行缅族语言、尊崇佛教、给予缅族更多特殊权利等。这激化了缅族与很多少数民族的关系,引发了旷日持久的内战。若开邦的穆si林群体早就处心积虑想要分裂出去,并入东巴,也组建了各种分裂势力和极端主义武装,经常制造武装袭击事件,还有侵害屠杀无辜佛教徒居民。
另外,由于若开邦发展水平高于孟加拉国,所以更多的孟加拉人不断非法越界进入缅甸,一方面壮大了罗兴亚人群体,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缅甸政府对于罗兴亚人问题的忧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缅甸政府承认罗兴亚人的合法身份,势必会有更多孟加拉人涌入缅甸,并以罗兴亚人身份存在;同时,国际社会特别是穆si林国家就更有理由干预缅甸的罗兴亚问题
所以,缅甸政府干脆不承认罗兴亚人的合法身份,认定他们仅仅是非法移民,应该回到孟加拉或者印度等来源地。1982年,吴奈温政府颁布了《缅甸公民法》,罗兴亚人被定为英国殖民者的附庸。由于绝大多数罗兴亚人文化水平低,又不具备公民身份,因此在缅甸求学、就业、经商都受到严格的限制,导致罗兴亚人与缅甸主体民族之间矛盾更加尖锐。同时,缅甸政府为了同化罗兴亚人以及报复罗兴亚武装的攻击,采取了一些十分粗暴的行动,比如摧毁清真寺、建立寺庙、甚至纵容默许佛教徒攻击杀戮罗兴亚人等。
因此,罗兴亚人问题的主要责任方,罗兴亚人和缅甸政府实际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正义方,真正的受害者是普通罗兴亚人和缅甸居民。但是由于罗兴亚人极度宗教化的特征,罗兴亚极端武装和罗兴亚人构成了实际上的鱼和水的关系,即使缅甸政府作出让步,罗兴亚人仍旧会继续采取暴力手段谋求事实上的独立以分裂缅甸,所以,流落各地的罗兴亚人再苦,也不值得同情。除非他们懂得尊重其他民族和文化。
作者笔名:被逼疯的二师兄,作者格言:本欲清平承盛世,怎奈天道总不公。店家先来二斤好酒去去火,阿弥陀佛!作者常住地——微信公众号“天行书院”https://www.sohu.com/a/207045269_4322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