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各国诺奖得主的家庭是怎么教育孩子的?精英科学家至少来源于一家人三代人培养

中高考资讯 10-18 17:37


10月初,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大戏上演了。从1901年至今,共有近900人获此世界级殊荣。这其中,美国以300多名获奖者位列第一,随后依次是英国、德国、法国、瑞典和日本。
有人曾研究了45年来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传记,发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这些科学巨匠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诺奖为何青睐来自上述国家的科学家,我们不妨从他们独特的家庭教育中找出答案。
美国:独立个性与开放民主的家风


美国家庭教育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两个:独立个性和民主开放。这也集中反映了美国家教的全貌。
美国家长培养孩子的着眼点在于将孩子培养成为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人。他们十分注重孩子从小的锻炼,常常通过各种方式来锻炼孩子。比如,他们让婴儿从小单独睡觉,无父母陪护;小孩子摔倒,父母让他自己爬起来,以此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
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克曼来自美国,他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他的早期教育来源于他有很好的父母,他们给他自由,让他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给他很多时间和其他小孩玩。“我甚至记不得小时候我要做作业,也不记得有过什么压力。我的父母也没有从小对我做什么人生规划。”赫克曼表示。
==========================
美国家长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去决定自己的事情,从不强迫孩子,对孩子的想法给予理解和支持,与孩子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孩子犯了错误,家长总是耐心地解释,给孩子讲道理。他们对孩子说话时,大多使用礼貌用语。例如,让孩子帮忙时,他们会说,“请你做……”或“你可以帮我吗?”等。孩子在这种民主的氛围中长大,感到了别人对他的尊重,这就自然使他去尊重别人。
英国:绅士教育成就坚毅性格
在英国家庭中,父母对孩子无理由的娇纵与宠爱是绝对不允许的,纠正孩子所犯的错误是必要行为,更有甚者,英国父母是不反对惩罚孩子的。他们往往会选择在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前提下,对孩子进行较为严厉的行为管束。父母这样做是想让孩子从小就明白,他们要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每个人都不可以为所欲为,哪怕是孩子,幼稚和弱小并不能算做任意妄为的借口。与美国等国家不同,英国的法律明确规定,父母体罚孩子是合法行为。
几乎所有的英国人都认为孩子应该懂得忍耐,因为现实的成人社会里有太多需要忍耐的事情。他们认为,作为一个绅士,如缺乏忍耐和自我克制能力是最令人瞧不起、最没有修养的。因此,在英式家庭教育中,如果孩子受到伤害,即使他们因在学步时摔倒而大哭,也绝不会在父母那里得到安慰和同情。相反,对那些不能忍受疼痛而肆意大哭的孩子,父母会给予严厉训斥。这样一来,日子久了,孩子渐渐地就会明白,他是生活在一个只能依靠自己的环境当中,不管是哪种痛苦,都不必求助于别人,要自己去忍耐。时间一长,孩子的坚韧性格便自然养成了。http://m.sohu.com/n/470649402/?wscrid=95360_4
玛丽·居里
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1867年11月7日生于俄罗斯波兰领地华沙,是布朗斯拉娃·博古什卡和瓦迪斯瓦夫·斯克沃斯基第五个孩子,年纪最小。父母均为著名教师[5],四个姊姊和哥哥依次为索菲亚(1862年生)、约瑟夫(1863年)、布洛尼亞(1865年)和海伦娜(1866年)[6]。父母双方家庭因参与波兰独立民族起义(最近期的是1863年-1865年的一月起义[7])而失去财产,孩子们因而被迫接受艰难谋生的困境[7]。
玛丽亚的祖父约瑟夫·斯克沃斯基是卢布林一位受人尊敬的教师[8],波兰文学家博莱斯瓦夫·普鲁斯小时候就是他的学生[9]。父亲瓦迪斯瓦夫·斯克沃斯基是数学和物理老师,也是华沙两间男子文理中学的董事[6]。俄罗斯当局取消波兰学校的实验教学后,他就把大量实验设备带回家教孩子们用[6]。
1946年丁肇中与母亲、弟弟、妹妹合影
丁肇中的母亲是儿童心理学教授,父亲是研究土木工程学的,他们都有着很好的教育背景。母亲善于把握孩子的心理,并将知识轻松地传授给他。
虽然母亲教给他知识,可是从不要求他考100分,她说:“100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意义。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培养孩子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才是关键。”这一点,对丁肇中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
朱棣文
客厅弄得乱七八糟母亲从不说我
(199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母亲系留美博士)朱棣文是第二代华裔,祖籍江苏太仓,父母均系留美博士,外公李书田曾任天津大学校长。
幼时的朱棣文活泼好动。其母亲李静贞回忆:“他没有一刻闲着的时候,很淘气,家里的沙发,他爬上爬下。”
朱棣文谈及母亲时曾说:“我一直感激母亲,困惑的时候我至少可以跟她沟通。小时候我常常把客厅堆得乱七八糟。她从来不说‘你得把那些垃圾扔掉’。”
不会说中文的朱棣文,但却烧得好中国菜。这是他早年在厨房跟母亲学的。每逢全家团聚,他会亲自下厨,做上一桌丰盛菜肴。
20世纪最伟大的生物学家克里克:1916年6月8日,克里克出生于英国中部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是一个勤于思考的孩子,但是还没有到“神童”的境界。父母给他买的一套儿童百科全书是他所受到的科学启蒙教育,他对此爱不释手,并决心长大后要当一名科学家。

自幼聪慧
沃森出生于美国芝加哥。孩提时代就非常聪明好学,他有一个口头禅就是“为什么?”,往往简单的回答还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他通过阅读《世界年鉴》记住了大量的知识,因此在参加的一次广播节目比赛中获得“天才儿童”的称号,而赢得100美元的奖励。他用这些钱买了一个双筒望远镜,专门用它来观察鸟。这也是他和爸爸的共同爱好。
由于有异常天赋,沃森15岁时就进入芝加哥大学就读。在大学的学习中,凡是他喜欢的课程就学得好,例如《生物学》,《动物学》成绩特别突出。而不喜欢的课程就不怎么样了。他曾打算以后能读研究生,专门学习如何成为一名“自然历史博物馆”中鸟类馆的馆长。
同学认为他没有出息
按照沃森本人的说法,他并不认为自己特别有天分。1928年,沃森出生于芝加哥一个喜欢“书籍、鸟类和民主党”的家庭。他喜欢外出交友的性格继承自他的母亲,性格外向的黑发美人玛格丽特。玛格丽特满怀热情地为民主党工作,以至于选举投票期间,他家的地下室成为投票站。他的父亲詹姆斯在一所函授学校工作,是一个安静而和善的人。他喜欢给儿子推荐书籍,早上带他到附近的公园捕捉鸟类,鼓励他喜欢生物https://baike.baidu.com/item/詹姆斯·杜威·沃森/6707445?fr=aladdin
诺奖得主Michael Levitt:诺贝尔奖反映一个国家过去40年的基础科学 ...
economy.caijing.com.cn › 经济

Translate this page
Aug 11, 2018 - 诺奖得主Michael Levitt:诺贝尔奖反映一个国家过去40年的基础科学投入, ... 样应用基础科学,从我自己的职业生涯来介绍一下怎么样做到这一点。
迪·韦恩·谢克曼(Randy Wayne Schekman,1948年12月30日-)是著名的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曾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主编。1992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02年与James Rothman因对细胞膜传输的突破研究获拉斯克基础医学奖。2013年与James Rothman、Thomas C. Südhof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早年生活
1948年,Randy Schekman出生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圣保罗市。他的父亲Alfred Schekman是一名电子工程师兼发明家。1971年,他在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了分子科学学士学位,期间作为交换生在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度过了第三学年。1975年,他在1959年诺贝尔奖得主Arthur Kornberg指导下读博士,并因对DNA复制的研究在斯坦福大学获博士学位。 在读博士期间,Randy在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待了两年时间,研究细胞膜的结构。在此期间,他听到了著名的细胞生物学家 George Palade的一次演讲,塑造了他的职业生涯。Palade因研究细胞分泌蛋白质而获得了1974年的诺贝尔奖,这给Randy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认定这给领域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他说:「这个过程之下,一定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分子机制 https://www.jiqizhixin.com/articles/2016-02-15-2
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国西南的乌耳姆城,一年后随全家迁居慕尼黑。爱因斯坦的父母都是犹太人,父亲赫尔曼·爱因斯坦和叔叔雅各布·爱因斯坦合开了一个为电站和照明系统生产电机、弧光灯和电工仪表的电器工厂。母亲玻琳是受过中等教育的家庭妇女,非常喜欢音乐,在爱因斯坦六岁时就教他拉小提琴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 ... l=relate_question_1
追思“光纤之父”,物理学诺贝尔奖得主高锟自述
DeepTech深科技2018-09-24
昨日,“光纤之父”、物理学诺贝尔奖得主高锟在沙田威尔士亲王医院辞世,享年 84 岁。高家最早住在上海附近金山区的张岩镇,高家在当时拥有土地,算是那个年代生活比较富裕的家庭。高家每一代中的男性继承人都会受到具有时代特色教育,但我对我们家老一辈人的了解却仅限于我的祖父。
我的祖父高吹万是一位文学家,以其所创作的优美诗歌而闻名,他同时作为一位儒家学者,也是一位书籍收藏家。祖父曾是“南社”的重要成员,南社在 1911 年中国发生革命期间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推翻当时统治中国的清政府,家族里的其他成员也曾在“南社”内积极活动。现在的张岩镇有一座展示了祖父的作品和事迹的博物馆,从他的经历中可以看出,他确是一名自由主义者。祖父一共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我的父亲高春信是家里的老三。当时,随着近代曙光照到中国,祖父的孩子们也接受了相对现代的教育。父亲在上海接受了良好教育后,去密歇根大学法学院学习了一年。我父亲在临行前(去美国)被安排与家族于社交圈内所结识的另一家族的女性结了婚,她来自一个同样现代的家庭,并受过良好的教育,还是一位诗人,但她当时被留在国内等待丈夫历险而归。
当时,中国仅有少数几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的后裔敢冒险出国到像巴黎、伦敦和纽约这样的地方进一步深造,而当他们回国时,也会受到十分热情欢迎。
从美国回国后,当时年仅二十多岁的高春信被任命为法院中负责国际法的一名中国法官,与来自西方国家的现任法官成为同事,这一任命也让他和他的年轻妻子搬到了上海居住,在并融入了上海的社交生活。
这对夫妇生下的第一个孩子是一个女儿,于第一个孩子出生两年后又生了一个儿子,但都不幸在麻疹疫情中病逝,大的十岁,小的八岁。母亲骨瘦如柴,外表细腻脆弱,分娩对她来说并不容易。在悲剧发生后的几年里,她一个接一个地流产,但终于在 1933 年生了我,一个健康的孩子,而在我出生四年后,我的弟弟蒂莫西(Timothy)也出生了。


https://news.baidu.com/share/detail/9243045933217115235
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美国学者阿诺德(Frances H. Arnold),她因首次实现酶定向进化而获此殊荣,同时也是诺贝尔化学奖历史上第五位获得此荣誉的女性。
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同时也是一名酷到起飞的硬核科学家。

阿诺德的父亲是一名核物理学家,2004年的时候,还被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任命为美国核废料技术审查委员会成员。而她的爷爷,曾经做过美国的中将诺德的爷爷William Howard Arnold

(图源:Wikipedia)

阿诺德出生于匹兹堡的郊外,虽然父亲是科学家爷爷是将军,可是并没有熏陶到她,年少时期的阿诺德,根本看不出科学家的影子,完全就是一个叛逆少年。

她曾说:“当时我在高中(或者刚刚毕业)时,我正为匹兹堡的一家出租车公司开出租呢!”

她甚至还曾经在一家爵士乐的俱乐部里面当过鸡尾酒服务员!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10/04/7697788.html
本庶佑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在考大学时虽然想过未来成为外交官、律师,但还是遵从了自己父亲的意见,在1960年考入京都大学医学部。大一时,本庶佑就读了日本生物学家柴谷笃弘的《生物学革命》,书中预言操作DNA来治疗疾病,深深触动了本庶佑。

  大二时,本庶佑进入了日本医学家、生物化学家早石修的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当时已经聚集了一群一流学者,本庶佑后来又在早石修教授的学生西冢泰美门(日本第二位沃尔夫奖得主,早石修是第一位)下获得了博士学位。可以说,本庶佑很早就接触到了科研一线,生物学与医学的结合成为了本庶佑一生的奋斗目标。
===================================
18年18人,日本人为什么能拿诺奖拿到手软?(图)

来源: Twinlight 于 2018-10-08 09:24:36 [档案]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17 次 (13729 bytes)
日本正在达成目标

  2001年,日本内阁推出“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明确提出“日本要在21世纪前50年里获得30个诺贝尔奖”的目标。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天方夜谭,连日本学者都认为是口出狂言。然而,很快对日本科技政策和已取得成果的分析,就被认为是可行的。

  事实也正如计划中发展,日本人仅仅用了三分之一的时间,就完成了计划的三分之二——在迈入21世纪的最初18年里,已有18位日本科学家(含两位美籍日裔学者)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另外还有一位英籍日本人石黑一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这个速度,已将过去的诺奖强国英、德、法甩在身后。更重要的是,迄今为止所有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人中,只有三位最高学位来自海外。也就是说,90%获奖者,是在日本本土成长起来的。

  众所周知,日本重视科技与教育。即使在泡沫经济崩溃之后面对着严峻的经济形势之时,日本政府用于研发的费用投入比例持续攀升。有数据统计,从2005年到2015年的十年间,日本国内用于科研经费的支出,平均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居发达国家首位。

  2016年1月,日本内阁审议通过了《第五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16—2020)》。日本政府力求官民研发支出总额占GDP比例的4%以上,其中政府研发投资占GDP的比例达到1%(日本政府5年研发投资约合1.45万亿人民币)。而且,政府并不直接参与科研项目的评审,而是由专业机构进行。

  除了高投入,对于管理上日本对于成果也更有耐心。日本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短期内相对比较少受到诸如考核和评价等等干扰,可以相对长期地从事学术研究。在日本,有固定教职的高校教师,一般不会因为在一段时间内没有科研成果产出而担心受到冷落或失去饭碗——而这个“一段时间”,有时候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始于1954年,持续长达61年的关于果蝇进化的生物学实验。

  当然,在社会氛围上,科学家、教师是日本最受尊重的职业,也是学生调查中最受欢迎的职业之二。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育是立国之本。这句话实实在在在日本体现出来。http://bbs.wenxuecity.com/currentevent/1560177.html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