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硕士生放弃高薪甘当“研究僧” [打印本页]

作者: agreel    时间: 2014-4-17 03:45     标题: 硕士生放弃高薪甘当“研究僧”

本帖最后由 agreel 于 2014-4-17 13:00 编辑

  他中山大学硕士毕业,4年前,手握几份让人艳羡的offer,放弃到大型国企上班的机会,却选择到少林寺“就业”;他的工作有些神秘,大部分时间待在寺里,却不是出家人;他执掌“武林秘籍圣地”藏经阁(少林寺图书馆),又时常接待一些“大人物”。他是一个什么样的 “研究僧”?他眼中的少林寺又是怎样的?

  
  四年的少林寺“研究僧”生涯

  4月10日上午,在郑州大学新校区记者见到了朱炳帆。他告诉记者,他从去年10月份便从少林寺来到郑大少林文化研究院。“郑州大学少林文化研究院”于2011年筹备,2013年4月15日正式揭牌成立,郑大历史学院院长韩国河任研究院院长,方丈释永信担任名誉院长。

  “来研究院之前我一直在寺里住,不过没有剃度。虽然寺里没有娱乐活动,平时也要跟师父一样吃斋,但我的生活并不像僧人那般清苦,毕竟我是在家人,寺里寺外能出入自由,每天也不必受朝九晚五的限制,也可以经常下山。”

  现今少林寺至少有50名僧人远赴各地进修,在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都有中国少林寺的留学生。近年来,随着少林寺对人才吸收与培养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精英人才聚集到少林。

  朱炳帆受聘的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主要对少林寺的商标、品牌等无形资产进行保护。公司办公室设在郑州,但朱炳帆加入公司后第三天,便被派驻到了少林寺,一待就是近4年。

  《快乐少林》让他结缘少林寺

  没有人会怀疑中山大学硕士毕业的朱炳帆能够找到一份轻松稳定、待遇优厚的好工作,包括他自己。

  一切都如他规划的那般顺利,尚未毕业,便手握几份让人艳羡的offer:中国电信、中船重工以及一家事业单位。2010年2月,朱炳帆权衡考虑后,最终签约中国电信。但在试用期的一个月里,另一份“特别的”工作却一直撩拨着他的心。这份工作缘于他与少林寺的一段渊源。

  2009年5月,在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功夫剧《快乐少林》全球巡演启动仪式举行。来自河南的少林文化,引发了朱炳帆的强烈兴趣,他决定放弃毕业论文原来的课题,以少林文化作为选题。7月,为完成探讨少林文化海外传播的硕士毕业论文,朱炳帆通过各种渠道先后3次申请到少林寺调研,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钱大梁最终接受了他。

  半个月后,朱炳帆很快完成了调研任务。这个年轻人的踏实、勤奋给钱大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少林寺需要这样的人”。钱大梁向他发出工作邀请。2010年正式毕业后,朱炳帆决定:辞电信,去少林。

  在少林寺舆论风波中显身手

  但与之相对应的现实是,少林无形资产管理公司条件很简陋。2009年7月,在朱炳帆调研时,这间位于郑州花园路上的办公室,大部分空间被堆满了物料,整个公司只有3个人,总经理、助理和一名会计。

  在寺里,朱炳帆直接协助方丈释永信开展部分工作。负责一些资料的整理编辑,接待各大媒体和名人要人,以及做一些媒体公关工作。

  2011年,“释永信包养北大女学生”的桃色绯闻传得沸沸扬扬。《环球人物》杂志联系到了少林寺,要求进行独家采访。朱炳帆连夜筛选采访内容,与记者沟通采访问题的尺度范畴。

  “其实师父当时并不想面对媒体澄清,他总是说‘再待几年你且看他’,认为清者自清,真相终会随着时间水落石出。但我个人认为,从少林文化品牌保护的角度出发,这种利用宗教炒作的行为必须得到制止,对谣言要立即反驳、澄清,及时给公众一个真相。”朱炳帆回忆。

  之后的几天,在朱炳帆的协助陪同下,采访顺利完成,《环球人物》杂志用事实对少林寺和方丈释永信进行了翔实解读。“在当今的传媒时代及时回应公众,对少林品牌文化是有益的。”朱炳帆说。

  在寺里,少林寺的品牌公关是他的工作内容之一。向外界展示真实的少林寺和少林寺的出家人,有效地传播少林文化。日本的NHK,国内的中央媒体采访或拍摄时,朱炳帆有时候会全程陪同,协助调度工作人员,安排日常行程,商量采访内容,俨然少林寺里的“新闻发言人”。

  甘做传播少林文化“勤杂工”

  除了参与少林寺的宣传工作,朱炳帆还参与辅助少林寺文化项目的决策和管理。“很多事情我都会参与,我就是少林寺的一个‘勤杂工’。”朱炳帆笑称。

  在朱炳帆的操作下,少林寺跟清华、北大经管学院的MBA、EMBA机构,联合开发制订相关课程方案。参加的企业家学员将在少林寺与僧人一起在寺中吃住打坐、听寺内高僧讲学、欣赏“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或世界遗产“天地之中”的美景,学习养生、健身的少林功法。

  朱炳帆还参与整理了由释永信口述的《我心中的少林》一书;参与重建了少林图书馆(藏经阁),并出任图书馆副馆长;参与少林寺申报“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三年多时间,朱炳帆参与过少林寺大大小小的几项事务,他笑称自己是少林寺文化项目中不折不扣的“勤杂工”。

  很多人都不理解朱炳帆的选择,包括他的家长与师友。在来少林寺工作前,以前总盼着儿子能留在身边的母亲,宁愿儿子待在广州,也不想他去少林寺。

  如今,父母已经完全接受了朱炳帆的工作,昔日的同窗也开始羡慕他。“以前的同学到少林寺来看我,都说很羡慕我的工作。他们说这里工作环境好,有山有水没雾霾,工作时间自由,上班不需要朝九晚五的打卡,闲暇时间喝茶写字,有机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999.jpg

图片附件: 999.jpg (2014-4-17 03:44, 73.9 KB) / 下载次数 112
http://status.yayabay.com/forum/attachment.php?aid=744576&k=12414f66f597ec33734f52fa685b6956&t=1736318511&sid=bIduo1


作者: WMJ    时间: 2014-4-17 05:52

你又知道少林寺和尚不是高薪?!他现在的境况明显比混国企好多了好吧~!
作者: 阿树    时间: 2014-4-17 11:05

这工作挺好的,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
作者: nmaverick    时间: 2014-4-17 12:03

我就觉得其实还挂个和尚庙的牌子干什么,和一般的大企业有什么区别啦?
真是有点污染了佛教。
作者: 黑猫一只    时间: 2014-4-17 12: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ita    时间: 2014-4-17 12:35

庙宇财源广进,当僧人比国企收入高。
作者: monetmm    时间: 2014-4-17 16:06

10年前跟家人去五台山,山上的和尚用的都是市面上最新款的手机,有次东西落在西台,出去时见到俩香客扛了一个大麻袋来上香还愿,等我返回去拿东西时,香客已经走了,可门虚掩着,一看,和尚们在数麻袋里的钱,全是粉红色。
作者: tiramisu11    时间: 2014-4-17 22:15

真的不错这个工作,就是如果是未婚的话,家里人会担心个人问题
作者: nmsyqsb    时间: 2014-4-17 22:55

现在的和尚意味着什么  大家都知道
和尚下山召妓  白天和尚晚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 简直就是常态
作者: bt伊撒尔@    时间: 2014-4-17 23:21

看破红尘的节奏?!
作者: agreel    时间: 2014-4-18 00:02

本帖最后由 agreel 于 2014-11-27 13:54 编辑

中山大学1名硕士在寝室自缢身亡“毕业季”大学生压力如何纾解?

6797d866jw1efiho5tnefj20c80woq62.jpg
16日晚,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文物与博物馆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蔡某某在宿舍内自缢身亡,死者在遗书中称,毕业找工作困难重重,无颜面对家人。

高校自杀案近来频频见诸报端,站在金字塔尖的精英们为何如此轻率地说放弃?专家表示,学业、就业、情感等压力压垮了不少心里脆弱的大学生,直至走上极端,其背后更反映出责任教育缺失等中国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而这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多维努力,才能筑起坚实的生命防线。


17日上午,中山大学官方微博确认称,16日晚,该校历史学系一学生于校内身亡,学校相关老师第一时间前往现场,并通知了学生家长,目前警方已初步排除他杀。

有中山大学的学生表示,目前正是提交论文的阶段,事件可能与毕业事宜相关。还有学生说,研究生一般各自都很忙,见面时间都很少,更别谈互相交流了。记者也了解到,死者在遗书中自称,毕业找工作困难重重,无颜面对家人。

学生轻率自杀来逃避“毕业季”压力,这已经不是第一例。据公开报道,2003年4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刘某跳楼死亡,遗书称硕士毕业论文的开题做得不理想,学习压力太大;2006年10月,华中农业大学一研究生在学校公共浴室内割颈动脉自杀,原因系其导师在国外不能参加他的答辩等一些程序上的工作,被学校研究生处延迟毕业而想不开;2009年6月,北大新闻学院研究生贾昊跳楼殒命,工作机会频繁被各种“关系”奇怪刷掉,贾昊对读博和工作前途很失望。

本应头顶光环的学子,却在心灵的困厄下不幸陨落,不少网友对此唏嘘感叹。有网友愤慨道,富有人文传统的文史之学都无力滋养生命,反而认同面子比活着更重要,悲与痛,问教育还是问社会?网友“蘇挽_swansuyw”则认为,研究生自缢与教育有关,与形势、时代、人性有关,但归根结底还是跟三样东西有关,一是家境,二是性格,三是思考,三点交互作用往往可能导致极端。

“毕业季”就业压力或加剧轻生现象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727万,比“史上最难就业季”2013年再增28万,而在当前就业市场供需失衡的形势下,关于未来的焦虑无处不在,近年出现的对无背景、无关系人才的排挤现象更加剧了这一现实困境。

一名面临毕业的广州高校学生告诉记者,现在就业机会竞争十分激烈,自己渴望一毕业就有一份好工作,但往往不如意,心理落差很大,常常感到颓废、暴躁或抑郁,“就业几乎是我人生中迄今遇到的最大困难。”

广州大学社会学教授谢建社认为,毕业前夕就业和前途的焦虑,往往让一些心理素质差的大学生容易走向极端,特别是就业问题,大多数学生都意识到,毕业就意味着失业,恐慌、焦虑、烦躁打破了他们的心理平衡,更有甚者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当心灵被压得扭曲变形时,容易走上偏邪的心理历程。

在分析大学生自杀事件的特点时,广东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自杀事件大部分发生在2月-4月和9月-10月这两个换季时期,案件主要集中在重点本科院校,学业困扰、父母离异、精神抑郁等都是引发大学生自杀的关键因素,“80后”、“90后”中,独生子女比例大,往往有自我控制能力弱、惧怕否定、内向、人际关系薄弱等特点,这些都容易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

学生自杀问题的心理“病根”可能从童年时就已种下。中央教科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我国教育长时期把所有的孩子都引导到考试分数的导向上,对于如何认识生命、认识自然、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整个家族的发展,在很多孩子心目中是空白的,一旦遇到学业、就业上的困难,就没有其他的心理支撑点了,容易走上极端。

多措并举铸就生命“防线”

储朝晖表示,在任何阶段,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不同的压力,缺乏责任的人会轻易放任自我,而培养责任意识要从小时侯的家庭教育做起,通过告诉孩子有关家庭成员、家族经历和故事,来让让孩子了解家族发展的情况和所遇到的挫折,让他意识到自己的生命不只是一个人的,而是为大家的生命而存在的,真正从心灵教育层面,从小就对孩子加强价值观、人生观、责任感等方面的教育。

从学校方面来看,原广东省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曾锦华提出,虽然目前不少大学校园开了心理教育的课程,但还是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学科教育上,不少心理咨询点也是形同虚设,很难对真正的心理弱势群体产生作用。

“每个人的发展轨迹都是不同的,而学校更多是知识的灌输和普遍引导,缺乏对个体开展细致入微的关心,以及对每个人成长轨迹的把控,更多的是关注事后现象,而不是事前发现问题,”曾锦华说,应该给每一个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并在“毕业季”等重要节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并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平台,定期聘请企业管理者或技术人员来校进行讲座,在将学生输送到企业进行锻炼的同时,让学生更加明确就业方向,减少学生“毕业季”的迷茫。

谢建社建议,实施防患未然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搭建开放交流的情感释放平台,或许会让学生心理疏导更显主动和有效,此外,营造乐观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则更会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起到正能量的引导作用。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冯璐廖婷婷

yyy.jpg

图片附件: 6797d866jw1efiho5tnefj20c80woq62.jpg (2014-4-18 00:06, 122.75 KB) / 下载次数 129
http://status.yayabay.com/forum/attachment.php?aid=744666&k=d7a81e010502bc43da300541fbea2b85&t=1736318511&sid=bIduo1



图片附件: yyy.jpg (2014-11-27 14:54, 32.44 KB) / 下载次数 149
http://status.yayabay.com/forum/attachment.php?aid=770342&k=769026fb47032670d0561c61a69f53ee&t=1736318511&sid=bIduo1


作者: wsjboy    时间: 2015-2-21 15:24

He has his right to choose.
作者: apprentice    时间: 2015-3-22 23:56

发现蓝海,最最重要。做和尚就是个蓝海。
作者: happybug    时间: 2015-6-11 11:34

僧人今非昔比。
作者: jingjinga311    时间: 2016-6-12 01:26

回复 11# agreel

楼上用的图片是《十二国记》里的吗?感觉好应景!
作者: agreel    时间: 2016-6-12 01:50

回复 15# jingjinga311


    来自猫腻小说庆余年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status.yayabay.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