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标语攻势 [打印本页]

作者: yeyeshengge    时间: 2009-7-9 13:32     标题: 标语攻势

马路边的灯管广告牌,过去好像只是提供交通信息的,比方说,XX路车流畅通,XX路拥堵等等。至多有一些宣传交通规则的标语呈现,象什么“车让人,让出一分文明;人让车,让出一分安全”啦,什么“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啦。今早却发现广告牌上有了新内容:“天上不会掉馅饼,路边不会生黄金”,“小心骗子的陷阱,管好自己的钱包”等等,不一而足。我疑惑:最近是否重大诈骗案很多,要严打了?我认识的司机说,最近公安局坐办公室的要下来体验生活,也在街头管交通,“那些皮肤白的就是”,他说,因为真正的交通警风吹日晒,早就是古铜色的皮肤了。那么,标语牌上的口号变换,也许也只是某种宣传攻势的前奏,是上级精神的传达?

记得号称“歌坛教父”的罗大佑有一首叫《恋爱同志》(?)的歌,其中一句歌词是“你象一句美丽的口号挥不去”,乍听很有一点“革命浪漫主义”的味道,不过恐怕还是“小资”情趣居多。在中国大陆,宣传标语要深入人心,还是要使用群众语言。正如《下里》《巴人》永远比《阳春》《白雪》更受大众追捧,如果标语用台湾五十年代流行的什么“庄敬自强,处变不惊”,雅是雅了,能欣赏的人数也会大大减少,很难引起共鸣。

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就懂得要用当地流行的“信天游”调子,旧瓶装新酒,把情歌改造成革命歌曲。据考证,歌颂毛泽东的《东方红》就是用了当地的情歌《骑白马》的调子。这一改编民歌为革命服务的过程,在电影《黄土地》中有所反映。1958年,全国各地开展热火朝天的民歌运动,又进一步把各地的民谣俚曲“收归国有 ”,宣传“大跃进”时代个人热情空前高涨,但对客观实际却集体失明的特有精神氛围。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大家对标语口号的宣传养成了麻木怀疑的态度。不过,这绝不是改革开放以后,大家“富裕”了才发生的。我的舅舅们是上山下乡的一代,当时戴着大红花去“修地球”,标语口号的灌输绝不会少。可是这些十几二十岁的小青年到了乡间,不久就开始“祸害庄稼”,干些偷鸡摸狗,顺手牵羊的恶作剧。听说,他们从地里扳点玉米蚕豆煮了吃是经常的,更有甚者,还会偷偷杀了“贫下中农”的鸡,甚至割了生产队饲养的猪的耳朵打牙祭。那时我才有记忆,常记得他们时常从下乡的地方擅自回城,冬天钻在被窝里睡懒觉,只露出头顶乱蓬蓬的一簇黑发。外婆问问他们在乡间的情况,回答曰:“吃没有吃,死人的要睡。”看来,空着肚子的时候,再强大的标语口号攻势也不管用。
作者: redrosd    时间: 2009-7-10 21: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jq1005    时间: 2011-5-23 02:04

真的没注意周围有什么标语,好象有计划生育之类的。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status.yayabay.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