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蜗居》:生活从哪里开始跑题? [打印本页]

作者: ivy    时间: 2009-11-24 14:33     标题: 《蜗居》:生活从哪里开始跑题?

央企猛于虎,无形的资金涌入房市,各大城市地王频现,地王所在城市的房价也疯狂往上涨,房价让无数工薪阶层寝食不安。一部网友指责台词“露骨”的电视剧《蜗居》就在这个时候切中了“时弊”引发观众“共鸣”。剧情讲述一对夫妇在上海生活买房的艰辛历程,主人翁“海藻”不堪城市生活的压力,为了姐姐的幸福,舍弃了爱情,用身体换别墅,演绎了一幕残酷的“生活剧”。

当红色题材影视剧盘踞荧屏几个月,网友口味也得到了一次调整。一部如此贴近生活的剧情片让当前为房而烦恼的大多数人共同关注,导演的投机获得了回报,但是大多数的共鸣也仅仅是因为“悲情”而达成观点一致,此剧除了缓解内心的紧张压力之外,恐怕也没有什么其他功效,过于苛求房价理性回归显然过于天真。

二奶(海藻)与贪官(宋)的爱情故事,成为了某些网友眼中的梁祝式的真爱,燃起了不少“小三”对“宋”期盼。面对一个悲情大结局,网友“三十而恋”就大骂“宋夫人”为富不仁。当然,不能说贪官与二奶之间的感情未必就不是真爱,谁也没有权利评判他们的爱情,道德伦理本身就存在价值取向,因为这些都给网友争论带来“合理性”。

目前的房价如同一条脱缰的野马,压迫工薪阶层抬不起头来。恐怕稍稍懂点经济学,或者有点社会阅历的地球人大概都知道其中缘由,耳熟能详的大概是房地厂商与银行,地方政府等利益集团的捆绑,不良商人的投机取巧,稍稍深度分析则是二元经济带来的经济恶果等等,总之房价是涨上去了,承受这种痛苦就是买房者。作为买房主力军80年后,这种痛苦更加痛彻心肺。网上流行一段子真实写照80年后:因为房子,害怕失业;因为房子,才不敢创业,因为房子,才被迫啃老,因为房子,不敢养育下一代,80年后因为遭遇了高房价,而显得生不逢时。

剧中把房子带来的社会问题推上极致,这种演绎的残酷生活直抵每一个因房价而困扰生活的市民,网友讨论台词 “露骨”也因“真实性”而失去了评判的分量。这部影片最大的问题在于将房价作为万恶之源,房子成为了家庭悲剧、爱情出轨、贪官腐败等等社会问题的挡箭牌。影响生活的因素并不仅仅是高价房,一个人幸福也不完全受房价的干扰,《蜗居》回避批评现实的锋芒,以颠覆伦理道德的爱情剧来取悦观众。爱情没有边界,但是以爱情作为遮羞布转移社会矛盾。如果导演拍摄的不是纪录片,我们无法苛求他通过一部电视剧解决生活中所有问题,然而粉饰爱情,逃避社会责任,这便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真正的艺术未必因为台词“低俗”来彰显“生活的真实”。对于“现实是残酷”理解也绝不仅仅因为剧中人悲惨遭遇而将普通人更加悲惨的生活给“被代表”。现实的残酷来源很多因素,例如常年上访,煤矿,车祸等等无妄之灾,包括哪些被迫游走生命悬案极端之举,这样的痛苦肯定是一个房奴远不能理解。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在解码金融逻辑,还原财富密码的过程中,一直主张在“非人格”经济交易中用“证券化”来解决个人“ 融资”难题,即资本证券化可以释放被儒家文化、血脉亲缘等抑制的消费能力,这样家庭成员不用承担过重的债务而背负伦理道德压力,经济独立的血缘之间可以追求更多的家庭幸福。陈志武教授没有考虑虚高的房价,也没有想到现实养老问题。儒家文化还没受到资本市场冲击,伦理道德已经体无完肤。“证券化”还没有解决工薪阶层的房贷问题,网友讨论“为什么一定要留守大城市”顺理成章。在社会急促转型期下,一切都因为市场偏离轨道运行而迅速脱离理性思维。。

年初,小沈阳穿着一件“跑偏”苏格兰裙裤红遍大江南北,实际上跑偏的是观众的欣赏口味,口味这种东西实际上是风水轮流转,充其量就是娱乐而已。而房价让生活方式跑偏了,囿于传统观念制约;《蜗居》让生活价值跑偏了,它把无力挣扎的小资带入婚外恋遐想之中。这难道不是都市人的速成的致富哲学么?借用一句流行 msn签名:走的太快了,停一停,让灵魂跟上脚步。在物欲时代,消费占据了感官,也吞噬了个体生活。《蜗居》跑偏背后,应该看到是种种悲剧。

本周,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他“亲自”打着一把黑色的雨伞走下舷梯;石家庄遭遇大雪之后,天然气供应全线告急,南北供暖引发争议;灾难片《2012》有了中国拯救世界之说,而一句“只有中国人能按时完成这些工程”的台词却让网友五味陈杂。

(文/应先生,来源博客,略有改动)
作者: txems    时间: 2010-4-21 10:41

太红果果了不早被封杀了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status.yayabay.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